- 汤涌,刘泽洪,刘增煌,印永华,石岩
本文介绍了电力部电科院系统所承担的“天广交直流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研究”项目中电网稳定性分析的主要结果。文中阐述了研究的基本思路,给出了研究的结论性意见。该研究成果是天广交直流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研究的基础。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薄志谦
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暂态研究的近期进展,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开发的基于暂态的继电保护技术。其中重点介绍电力系统暂态研究成果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暂态识别技术。当前的常规技术是把电力系统中的电磁暂态看作是干扰噪声而将其滤掉;而基于人工智能的暂态识别技术与其相反,它对由故障产生的高频暂态分量进行在线检测,进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这一暂态的源头和性质。本文通过几个正在开发中的新方案概述了这一新技术的优点及其所能提供的潜在好处。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郭培源,彭显刚,周永旺,鲍曼
本文运用综合阻尼系数的概念,就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加速功率信号输入的附加励磁控制系统参数动态特性,在不同运行工况下进行了研究,设计了PSS最佳参数,为工程设计和现场调试提供了方便和依据。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徐政
本文对含多个直流输电换流站的电力系统中的交直流相互作用特性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对各种相互作用发生的根源、现象及其后果进行了描述,介绍了用于研究不同相互作用特性的手段和方法,并对各种相互作用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张焰,陈章潮
本文应用模糊集理论研究了计及发电机出力及预测负荷不确定性的模糊交流潮流的计算。发电机出力、发电机可用度及预测负荷的不确定性用梯形模糊数描述,采用增量模型求解模糊交流潮流的可能性分布。文章最后给出一个11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石立宝,徐国禹
本文探讨了模拟进化优化方法中的进化规划用以求解最优潮流问题。在优化编码、适合度函数和变异量取值方面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电力系统最优潮流计算方法的应用前景。应用本文方法对5节点及IEEE30节点试验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徐博文
交流电网是大区电网的主体;要加强其网络结构,组成坚强的网架。大区电网之间,应以直流互联,避免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出现大面积的交流大电网,潜伏着事故的互相影响。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问题上,直流输电将取代特高压交流输电。大区电网只要在引进直流输电主干线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500kV网络结构,采用双回500kV线路,以及高自然功率线路等新技术,便不必要在500kV主网之上再叠加更高一级交流电压。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刘肇旭
本文就当前我国跨大区联网的战略提出尽快研究和规划全国跨大区联网总体目标网架的重要性,建议考虑全国国有跨大区骨干网架与周边集资联网并存的形式,并具体采用大容量高架环网的结构。文中讨论了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基本措施,最后建议尽快研究制定有关联网政策、准则,开发联网软件及关键技术手段,加强宣传及培训,以促进全国联网的早日实现。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张学松,柳焯,于尔铿
本文首先给出配电网电容器优化投切策略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然后应用TabuSerach优化方法解决该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对算例的演算证明,TabuSearch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整数约束和不可微的目标函数。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毛春荣
本文分析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配电装置选型、综合自动化与常规二次设备、配电网络规划、配网SCADA等城网改造方面的诸多问题,阐述了一些设计思想和原则,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施汉基
本文利用功率平衡器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无功补偿方法。当三相负荷不对称且功率因数低时,采用这种补偿方法不但可将功率因数补偿到任意指定值,而且可将原来的三相不对称负荷补偿成对于供电电源来说是三相对称的。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王钢,贺家李
为了提高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水平,本文提出了实现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的新型计算机网络结构———面向对象的光互连分布式并行处理计算机网络。保护控制综合单元是“面向对象的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一次设备实现保护和控制的元件。本文重点研究了保护控制综合单元的构成,即采用基于Transputer和MC68332的异构型2层松耦合并行多处理机系统作为实现保护、控制或人机对话功能的功能单元,将各种功能单元按一定拓扑结构互连构成保护控制综合单元,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控制综合单元不仅具有很强的并行协调处理能力,而且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及高速处理能力等优点。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杨晓宪,姚格平,张秀奇,刁桂平,陆雨
一种系统集成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杨晓宪石嘴山供电局,753000石嘴山市姚格平张秀奇刁桂平陆雨银南供电局,751000吴忠市ASYSTEMINTEGRATIONBASEDINTEGRATEDAUTOMATIONSYSTEMFORSUBSTATION...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周龙,文远芳,詹琼华
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故障特征参量有效性的模糊判据,并用实例说明了其有效性。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文福拴
对《基于局部特征量的神经网络方法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一文的讨论文福拴浙江大学电机系,310027杭州DISCUSSIONTOTHEPAPERTITLED“APPLICATIONOFPARTIALEIGENVALUEBASEDARTIFICIAL...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作者应鸿先生的答辨笔者仔细拜读了对方的讨论文章。首先对这位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现将笔者的看法申述于下。1.对于一个新方法的运用,首先应证明其可行性,其次是优越性。若无可行性,那就谈不上其方法的运用。2.对于第二个问题。先可看看《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在控制...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白晓民,张毅,钟金,李锐,王方,张勉荣
本文分析了我国电网互联商业化运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具有典型商业化运行特征的南方互联电网,讨论了现行商业化运营办法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在电力市场中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协调问题。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潘莹玉
现代通信和现代电网的发展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刘清瑞,杜寒梅
本文论述了发展国产电能量计费系统的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设计开发国产电能量计费系统应遵循的原则,并以CLL2000T电能量计费系统为例,概述了电能量计费系统的功能。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谭文恕,纪昌敏,刘佩娟
国外有关实用功率定义的讨论谭文恕纪昌敏刘佩娟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100085北京清河DISCUSSIONONDEFINITI0NSOFPRACTICALPOWERINOTHERCOUNTRIESTanWenshuJiChangminLiuPeiju...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郭剑波
本文对“八五”期间在我国主要电网发生的电网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内容包括电网事故的年发生率、电网事故的直接起因和内在原因等。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李英龙,王正桃,冯虎贲
湖南金竹山电厂采用电力部电科院研制的WLT1型单片机励磁调节器替代原有的KFD3型励磁调节器。十个月的运行经验表明,该项技术改造是成功的。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李景禄,林玉怀,陈忠仁,刘春生,吴维宁,胡毅
本文介绍了ZXB系列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以及在电网中的运行情况,阐明了在电容电流较大的配电网中使用该装置是目前解决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的理想方式。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远动终端产品质检结果公告根据电力工业部安全技(1994)85号文《关于对远动终端设备开展进网前质量检测工作的通知》,在电力部安生司和国调中心的组织下,电力部电力设备及仪表质检中心远动终端质检站从1994年11月份开始,对计划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远动终端...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