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群;郭剑波;
基于自组织临界性及分形的思想,通过分析1981—2002年我国电网重大停电事故,揭示了我国电网停电事故的自组织临界性特征,并构建了全国电网及东北、华中和西北区域电网停电事故的标度-频度模型。通过研究如何用沙堆模型来描述电力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提出了先建立各网省局等规模稍小电网的实时动态沙堆模型从而形成一个沙堆群的模型来模拟整个全国电网的设想。
2006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傅旭;王锡凡;解利斌;
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考虑N?1静态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最大负荷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分为2步:首先确定限制系统N?1静态安全约束下的最大负荷能力的关键支路;然后将关键支路对应的最先作用的有效约束加入潮流方程,利用扩展潮流方程确定实际的最大负荷系数。IEEERTS24节点系统和我国某实际682节点系统的算例分析表明文中所提方法简单、有效、计算速度快。
2006年06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李钦;孙宏斌;赵晋泉;张伯明;张海波;郭庆来;李海峰;王小英;鲁庭瑞;
应用最小奇异值分析法与连续潮流方法开发了集成于能量管理系统中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模块,并在江苏电网投入在线应用。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对潮流计算中节点类型的转换、外网等值机的处理、最小奇异值指标的应用等工程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最小奇异值指标作为电压稳定判据存在无明确的物理意义且呈现强烈的非线性的不足,结合区域电压稳定裕度的计算给出了一种实用的系统电压稳定程度判定方法。
2006年06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冯兆飞;余贻鑫;曾沅;贾宏杰;吴建中;唐智育;张毅明;
利用几何学知识推导出了确定电力系统实用动态安全域(PDSR)临界超平面的截距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决策空间中PDSR的二维断面上临界线与决策变量上、下限的截距计算出所有超平面系数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利用这些比例关系和一个由数值仿真法搜索出的临界稳定点确定临界超平面。对新英格兰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此外,文中还分析了该方法的联想功能,利用该功能可以由一个已知故障下的PDSR临界超平面计算出另一个故障下的PDSR临界超平面。
2006年06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2006年06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周晖;齐智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DVR的原理、结构,然后分析了多种常用信息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包括快速准确识别扰动的各种坐标变换法,及用于相位获取的软件锁相法。接着对常见的补偿策略进行了归纳和比较,详细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最小能量补偿及其改进算法。最后对动态电压恢复器理论和实验研究进行了探讨。
2006年06期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张建设;张尧;武志刚;吴小辰;
运用区域负荷裕度判别法研究了2005年丰大基本运行方式下广东电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定义了区域有功负荷裕度指标,并就广东电网500kV交流线路N?1开断、直流系统停运对该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负荷裕度适于作为静态电压稳定的安全指标;珠江三角洲重负荷区域和粤东地区负荷裕度小,是静态电压安全的薄弱区域;影响负荷裕度较大的关键线路是西电馈入广东的联络线以及沙鹏线、岭东线、东惠线;直流系统停运导致负荷裕度下降较大,其中贵广直流系统产生的影响最大,天广和三广直流系统次之。运行人员应重点监控以上薄弱区域和关键线路。
2006年06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刘云;王明新;曾南超;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最后断路器跳闸装置是非常重要的换流站直流系统控制设备,主要防止直流系统运行时逆变站交流负荷突然全部断开造成换流站交流侧及其它部分过电压,导致交、直流设备绝缘损坏。文章结合我国第一个全面国产化高压直流工程——灵宝背靠背直流联网工程,分析了最后断路器跳闸装置配置原则,结合工程系统调试实际对该控制功能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并总结了最后断路器跳闸装置设计原则和调试经验,这些经验同样适用于其它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有助于提高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设计、调试和运行水平。
2006年06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李丹;苏为民;张晶;王蓓;高洵;田云峰;吴涛;贾琳;苗友忠;许晓菲;李胜;蓝海波;雷为民;
内蒙古西部电网于2005年9月1日发生了3次相对华北主网的振荡。笔者采用在电网不同地点施加周期性冲击负荷的方法计算电网的动态响应,分析线路的功率摇摆情况,将计算结果与华北电网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和现场故障录波结果进行比较,初步确定了振荡引发地点,并通过时域稳定计算和频域仿真计算分析出振荡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即:振荡发生前万家寨电厂机组对系统振荡模式的阻尼已经较弱,随着电厂有功出力的增加或无功出力的减少,该振荡模式的阻尼进一步降低,引发了万家寨电厂机组对系统的低频同步振荡,由此造成蒙西电网对华北主网的功率振荡。
2006年06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 周勤勇;郭强;冯玉昌;史可琴;寇惠珍;
介绍了可控高压电抗器的原理及其在西北电网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可控电抗器对电网电压和网损的影响,对电网暂、动态稳定的影响和各可控电抗器安装方案的经济性。最后根据各安装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结果提出了西北电网安装可控电抗器的方案。
2006年06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2006年06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Seyed Reza Hadian Amrei;徐殿国;郭德胜;
由于DC/DC开关变换器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近年来得到了许多应用。基于变结构控制的滑模控制方式可被应用于各种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电流模式控制方式只是特定地应用于DC/DC变换器的控制。然而,在大负载电流和输入电压波动的情况下,这些控制方式的补偿能力明显不足。文章综合这两种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和获得动态参考电流的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证明,这种动态参考电流的获得方法能够减轻大负载电流和输入电压波动的影响。
2006年06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蒋德斌;张尧;荆朝霞;
南方电网中的五省(区)间差异巨大,为了建立统一的区域电力市场,在建立公平的交易机制和交易规则、促进自由竞争、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必须考虑交易结果对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作者将关税理论应用于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对自由竞争结果进行适度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算例分析表明,该思路是可行的。
2006年06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杨正瓴;田勇;张广涛;林孔元;
从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角度看,相似日预测的实质是对负荷序列中平衡点和准周期行为的预测。特定相似日预测方法所使用的负荷序列频谱越宽,预测结果就越准确,其实质是加强了准周期和混沌成分的预测;另外,采用负荷水平则增强了对平衡点的预测能力。采用“连续多天负荷”作为改进的相似日预测的基本单元、采用原始负荷的“负荷趋势+相似日”分解预测、对原始负荷序列按照素数间隔二次抽样等,都是提高预测准确率的具体手段。
2006年06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温步瀛;陈冲;程浩忠;
探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发电机组启停机计划问题有助于发电厂制定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方案。文章以发电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考虑了无功和备用收益的影响,以机组本身的可用状态、发电功率限制、爬坡速率以及系统备用容量和电力市场交易等为约束条件,构造了市场竞争条件下发电机组启停机计划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综合了二次规划、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的优点的混合优化方法进行解算。对某8机系统进行的算例分析表明:市场竞争条件下考虑了备用收入影响的发电厂启停机计划发生了一些变化;发电厂为了追求更大的收益更加注重生产成本问题;其通过竞争获得的发电功率直接影响发电机组启停计划及其功率分配;文中提出的混合优化算法较适用于求解市场条件下的启停机计划等优化问题。
2006年06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郭日彩;袁兆祥;李宝金;
为汲取国外变电站典型设计工作的先进经验,国家电网公司组团考察了法国、韩国的变电站。重点调研了变电站的典型设计情况,对比分析了法国、韩国和我国在电网规划、电网建设和管理、变电站典型设计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提出加强前期规划、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等相关建议。
2006年06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李庆峰;朱普轩;彭习兰;张学军;
采用真型模拟塔对甘肃炳-和-银330kV三分裂输电线路工程的ZMS1型猫头直线塔进行了4种带电作业方式的试验研究。通过模拟人在塔窗中不同位置时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以及修正的高海拔参数,校核了各种带电作业方式的危险率和安全距离。研究表明,有3种带电作业方式是安全可行的:①人乘绝缘斗从塔侧进入中相导线;②人沿水平硬梯从塔侧进入中相导线;③人通过软梯从中相导线悬挂点以外3m处由地面向上进入中相,然后沿中相导线进入中相悬挂点。在该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推荐相对地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2.1m。
2006年06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杜新伟;刘涤尘;李媛;熊元新;王晓君;
将电力故障录波数据重现为实际波形对于继电保护测试和保护动作行为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和数字闭环修正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故障重现装置中,实现了整体数字域内的闭环控制,利用输出端回采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并修正信号源的方法极大地减小了故障重现的非线性误差。Matlab仿真和基于该算法的故障重现装置的实际应用证明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在故障重现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6年06期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正>~~
2006年06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乐全明;吕飞鹏;郁惟镛;王菊萍;
在分析传统的支路追加法形成节点阻抗矩阵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接地支路和连支度的概念,采用增加虚拟接地支路的方法使电网节点和支路的追加顺序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并通过节点对连支度的比较确定电网节点和支路追加顺序,从而显著降低了形成节点阻抗矩阵的计算量。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6年06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2006年06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楼平;张鹰;
介绍了基于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的变电站自动化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的原理、结构、功能和实现方法。该系统利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快速便捷地实现了对变电站全部实时信息和历史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弥补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不足,有助于电网的调度运行、事故处理和专业管理。该系统在湖州电力局的应用效果表明了其较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006年06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