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越;房喜;丁永福;韩悌;李琦;史可琴;牛拴保;万筱钟;
国家电网公司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已安全稳定运行近1a,为进一步检验示范工程的设计、施工、试验等方面的质量和效果,全面做好工程后评估工作,通过系统计算确定了以公伯峡电厂5台300MW机组为电源的试验方案,并改造投运了公伯峡电厂机组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制定了完备的试验方案和反事故预案,开展了示范工程1500MVA负荷试验,测试了示范工程的环境数据和设备温升数据,结果表明,示范工程环保数据满足国家环境保护要求,满负荷试验后所有设备正常,示范工程能够满负荷运行。
2007年11期 No.25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张剑云;孙元章;
紧急控制是维持大扰动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选择有效的控制地点是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脆弱割集来选择紧急控制地点的方法。首先引入电压校正方法,使割集脆弱性指标能够反映故障轨迹,从而更为准确地筛选脆弱割集,然后根据基于割集的灵敏度分析方法选择紧急切机和切负荷的地点。暂态功角失稳引起脆弱割集支路的相角差或功率增大,而紧急功率控制可抑制这种增长。因此割集支路功率对于发电机母线或负荷母线功率的灵敏度,能够反映紧急切机或切负荷控制地点的有效性。基于南方电网模型的故障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可应用于大型电力系统。
2007年11期 No.256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 张小瑜;吴俊勇;
提出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5个层次,针对层次1进行可靠性评估,在考虑越区供电的前提下定义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推导了用元件可靠性参数表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解析表达式和灵敏度表达式。以RBTS系统对某高速铁路供电为例,通过可靠性计算和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影响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铁路通过能力的薄弱环节。仿真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计算速度,避免了“维数灾”,得到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可直接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组合可靠性评估的理论依据。
2007年11期 No.256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熊虎岗;程浩忠;胡泽春;贾德香;
针对目前评价多目标函数解的不足,提出了将多目标函数各个解映射成多维空间中不同的点,利用这些点与理想点之间的欧氏距离来衡量各个解的优劣;同时针对无功优化、混沌优化算法和免疫算法的特点,提出了在采用免疫算法进行无功优化的记忆抗体群中,运用混沌优化方法和免疫算法的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对无功优化的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进行交替优化求解,并将它们运用于以降低有功损耗,提高电压稳定裕度及减小电压偏移为目标的无功优化中;通过IEEE-30和IEEE-118节点算例系统验证了混合算法及最优解评价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007年11期 No.256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李铁;金世军;鲁顺;王印;李雍睿;胡浩;
介绍了辽宁电网“3.4”事故的发生、发展及处理恢复过程。首先介绍了辽宁电网及事故重灾区大连电网的概况,然后按时间顺序分4个阶段详细叙述了事故处理过程,最后从预警机制、各专业配合、厂网协调、网间支援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本次事故的经验,对电网建设和运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2007年11期 No.256 38-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 万黎;陈允平;徐箭;
利用基于拉普拉斯谱划分的递归二分法将电力网络进行支路切割,然后将支路切割转换为节点撕裂。在转换过程中使用了一种优化的支路排序策略,以减小边界块,从而减小协调计算时间,提高并行效率。通过计算迁移节点目标函数,减小了分割的不平衡度。在IEEE标准网络上,用并行潮流算法对分割的网络进行测试计算。结果表明,该优化策略有效减小了边界块,适合电力系统并行计算。
2007年11期 No.256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李霖;杨洪耕;赵艳粉;
基于二维离散平稳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精确定位短时电能质量扰动起止时刻的检测方法。利用二维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在3个不同的高频方向,用水平高频系数精确定位发生在工频相位过零点的电压凹陷的起止时刻,用垂直高频与斜线高频系数之和精确定位发生在工频相位非过零点的电压凹陷的起止时刻。该方法只需采用最简单的小波函数db1对信号进行1层小波变换,简单易行且对噪声不敏感。运用Matlab6.5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鲁棒性。
2007年11期 No.256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王增平;马静;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分形和自适应形态滤波器识别励磁涌流与内部故障电流的新方法。在利用网格分形对差动电流进行分析的同时,通过广义形态滤波器结合自适应算法滤除网格变化曲线的各种噪声和扰动信号。在比较励磁涌流与短路电流网格曲线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变压器保护方案,该方案不受Y/?接线的变压器?侧环流助增作用的影响。动模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原理能迅速、可靠地切除变压器内部故障,对轻微故障也有较高的灵敏度。
2007年11期 No.256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曲朝阳;沈晶;李佳;聂欣;
针对企业资产管理(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EAM)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提出了电力企业EAM系统设计模型,讨论了该模型各层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要点,并运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方法对系统进行服务粒度的划分,同时使用Web服务技术实现与外部系统的接口,最后结合电力行业设备点巡检管理系统的开发实例阐述了EAM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
2007年11期 No.256 69-7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 柳焕章;李晓华;
提出了研究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新概念:不局限于基尔霍夫定律,直接研究区内、外短路时线路两侧电流的关系。对于采样值突变量差动继电器,在以线路两侧电流为横、纵坐标的笛卡尔坐标系中研究;对于相电流突变量差动继电器,定义线路两侧电流的相量比,在电流复平面上研究;对于差动阻抗继电器,定义差动电压与差动电流的比,在阻抗复平面上研究。上述研究手段直观,得出的继电器动作区域性能优良,不需要补偿线路电容电流。
2007年11期 No.256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 徐鹏;王钢;
电弧闪络在架空输电线路故障中占很大比例,而大多数故障测距研究没有考虑到电弧的非线性特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弧特性的单端故障测距新方法,研究了Mayr模型下线路闪络时交流电弧的频谱特征,依据超高压输电线路首端测量数据构造观测方程,并采用非线性状态估计的方法求解电压特性与故障电弧特性最接近的位置,为电力线路故障测距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测量精度。
2007年11期 No.256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郭壮志;陈波;刘灿萍;许奎;李剑峰;
将一个多变量等式约束条件隐含于开关函数中,基于遗传算法建立了改进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数学模型。根据故障诊断理论中最小集的概念建立了环网开环运行配电网的故障定位统一数学模型,并运用广义分级的处理思想提高了运用该模型进行配电网故障定位时的效率。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及该故障定位算法在配电网故障定位中的准确性和高容错性。
2007年11期 No.256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